联系方式 CONTACT
联系电话:028-85171055
联系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菱窠路90号
最新要闻 CONTACT
您的位置:首页 -> 学会动态 -> 综合新闻
到了秋冬季节,一些常见传染病的高发期又来了。今年,令人为之色变的埃博拉疫情让市民对传染病的防治更加关注。秋冬季节有哪些常见传染病?它们的传播途径又是怎样?在日常生活我们该如何做好预防?……带着一系列问题,本报记者采访了市公卫中心的医生。“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,可以在人与人、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。”急诊科医生石雪梅介绍说,进入秋冬季节,气温逐渐下降,早晚温差大,人体的免疫力差,各类传染病容易乘虚而入,尤以流感、肺结核、手足口病、麻疹等最为常见。
个人防护≠口罩 观察症状与科学隔离至关重要
秋冬季节传染病高发,如何防治医生支招
发布时间:2014-10-29 10:26:52 来源:华西医学继续教育网 浏览次数:0 次到了秋冬季节,一些常见传染病的高发期又来了。今年,令人为之色变的埃博拉疫情让市民对传染病的防治更加关注。秋冬季节有哪些常见传染病?它们的传播途径又是怎样?在日常生活我们该如何做好预防?……带着一系列问题,本报记者采访了市公卫中心的医生。“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,可以在人与人、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。”急诊科医生石雪梅介绍说,进入秋冬季节,气温逐渐下降,早晚温差大,人体的免疫力差,各类传染病容易乘虚而入,尤以流感、肺结核、手足口病、麻疹等最为常见。
流感
空气飞沫传播
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
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呼吸道传染病,通过空气飞沫传播,具有高度的传染性。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,在冬季高发,典型症状有发病突然、发热、头痛、全身酸痛无力等,人群普遍容易感染,因此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。流感呼吸道症状较轻,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。
对于流感的预防,身体免疫力差的人群可提前注射流感疫苗,增强免疫力。要注意个人卫生,随着气温的变化增减衣物,避免过度劳累。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要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,如果要前往也应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。如果出现发热等症状要及时就医,以便医生及早排查、诊断。同时注意断离,适量运动,均衡饮食,增强身体的抵抗力。
肺结核
低烧消瘦及早检查
注意患者的隔离
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,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。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咳嗽、打喷嚏时散播的带结核杆菌的气溶胶通过呼吸道传播。如果有以下症状,就要注意是否患上了肺结核:周身疲倦无力,手脚发热,食欲下降,夜间有盗汗,经常咳嗽,有时痰中带有血丝。有这些症状就应该及早到医院检查,可能是初期患者,只要抓紧治疗可很快好转。
当你有原因不明的低烧、消瘦、乏力、咳嗽、盗汗,又没有查到其他病因,应迅速到医院查检、确诊。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律、全程用药,疗程不得短于半年,患者要有足够的耐心。休息、充分营养、适当户外活动、增强全身抵抗力,仍是战胜疾病的重要条件。病人在排菌期间应适当隔离,保护家庭成员和集体人群的健康十分重要,特别是保护儿童。
若家庭隔离,病人居室应独住,饮食、食具、器皿均应分开。被褥、衣服等可在阳光下曝晒2小时消毒,食具等煮沸1分钟即能杀灭结核杆菌。居室应保持空气流通、阳光充足,每日应打开门窗3次,每次20~30分钟。
手足口病
多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
注意环境卫生
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,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,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,可引起小儿手、足、口腔以及臀部等部位的疱疹,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、肺水肿、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。
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,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、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(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)及被污染的手、毛巾、手绢、牙杯、玩具、餐具、奶瓶、床上用品等而感染。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,但只要早发现、早治疗,是完全可防可治的。
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,讲究个人卫生。饭前便后、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;不喝生水,不吃生冷的食物;居室要经常通风;要勤晒衣被。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、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,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。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(主要是手心、脚心)和口腔有没有异常,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。
麻疹
儿童最常见的传染病
8个月以上接种疫苗
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,其传染性很强,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。临床上表现为发热、上呼吸道炎症、眼结膜炎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。
对于麻疹的预防,麻疹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,少串门,以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。 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,不挑剔食物,多喝开水。加强体育锻炼,提高抗病能力。8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者均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。接种后12天左右可产生免疫力,即使得病,病情也较轻。
摘自成都日报